怅游云台山

怅游云台山 57700 0 评论

又是一年三月三,老公和孩子又嚷嚷着要去爬云台山了。行,去。周末正好是个大晴天,准备好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只消十几分钟的车程,云台山已赫然立于眼前了。

这是第多少次来了?真是说不清,光带着孩子已经来过七八回来了。记得第一次与云台山相约,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不知道“云台山”这个名号,只听说叫“南山”、“寨山”,是我上四年级时跟老师和同学一起用双腿一步步“长途”跋涉了二十几里、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来的。别的印象基本都消弭殆尽,但是山顶瓦蓝的天空还在脑海中蓝得耀眼;猎猎的山风似乎还在耳畔作响,松柏独特的气味还似从脸前拂过;当然,还有早已把爬山之前的兴奋取而代之的两条到后来拖不动的腿和累出的委屈的泪水……

“、……”万仙楼上传来几声悠远的钟声。我们还像去年那样,选择了一条小径逶迤而上。春天真是好时节,难怪古往今来那么多人不惜溢美之词来歌咏它。放眼一望,满目绿意,青葱可人。山楂树含苞待放的枝叶在风中摇曳;一抱粗细、古朴苍劲的柿子树随处可见;酸枣树刚发出的嫩芽油亮得让人直想咀嚼;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乔木、灌木、小草都竞相展现着葳蕤的欣欣生意……真好!

中天门到了。不大的广场上,十几辆车虫子般趴卧着。庙会已过,人不算很多。我刚在一个卖冰棍的凉棚里落坐,一声巨响突然钻入耳朵,骇得我和孩子“闻声色变”——原来,财神庙前几个小青年在放炮。嗬,吓死我了!再一看,这些个小青年个个打扮新潮怪异,暴露在外的粗黑健壮的胳膊上“雕龙画凤”,脖子上的金链子晃得扎眼。和呼啸的炮声一起窜到耳际的还有他们年轻“豪爽”的大笑声和个个嘴里互相回敬、不绝于缕的“这个二B”、“你个二B”,当然,还有不需要我描绘也都清楚的“国骂”……我忽然不那么累了,喊着老公和孩子快快往山顶爬去。

这一路,自然风光与前几年似乎无异,但是我注意到,我们这座“小泰山”竟也真有点“名副其实”了——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有着浓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书法、题字、篆刻俯拾即是;而今,云台山的“题字”也多了起来,半山腰一个黑色的“寿”字就有模有样;可是更多的是“xx到此一游”之类对当事人来说可能颇有纪念意义的“题词”;还有几处更是浪漫得让人浮想联翩:比如谁爱谁,谁要和谁……更有“多才者”图文并茂于石壁……呜呼!我“可爱”的同胞!咱能不能不这么强调自身的存在感?咱能不能“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还有随处可见的垃圾,能不能安置几个垃圾桶?能不能随手带走?不知怎的,我原本快乐的心情有了些许阴翳。

站在山顶举目远眺,我怔住了:这么大晴的天,竟然到处雾蒙蒙的!北边的鹁鸽楼水库、农舍依稀还能看见,只有十几里外的牛泉呢?我和老公近视看不清,孩子的眼睛2。0的,好的很,也一点看不见!二十几年前蓝得耀眼的天呢?我还天真地原以为,在平地里望去灰白的天空在这里应该是蓝的!因为这里是“山清水秀”的云台山,因为这里是革命圣地“和尚洞”所在地!可是,灰白,只有灰白!东北、西北方向,分别有几个硕大的烟囱怪兽样杵在一片片矿区之中,滚滚浓烟依然日夜不息地从它们的“巨口”中喷吐而出,弥散在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呼吸的空气中。好啊!美啊!多么富有朦胧的美感,多么具有诗词的意境!沿海地区那些个动辄几十公里的澄澈的能见度哪能与我们这里的氤氲妖娆同日而语呢?!

“狗x的老师,不让我们爬山,他们来爬山!”正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中“陶醉’的我闻听此言大吃一惊,面红耳赤。谁在骂我?这么大胆?!猛回头,只见几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吵吵嚷嚷着走过来,还好,脸蛋是陌生的。有的挂着耳机,有的忙着手游,有的嚼着口香糖,有的喝着饮料,但是都没耽误“一心几用”的抨击她们的老师:“还让我们复习考试,考他娘啊,姑奶奶我还没有及格的时候呢!”“最讨厌最恶心的就是老师”……呜呼,我无语了。

快快下山去吧,明年来不来,我无从知道。

转载请注明: 学霸作文网 » 怅游云台山

赞 (0) or 分享 (0)

怅游云台山.docx

将本文的word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推荐指数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